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登陆
用QQ登陆
注册
找回密码
开启辅助访问
[去乡镇村店]
江集镇
旧城镇
刘家集乡
城关镇
阚疃镇
张村镇
望疃镇
新张集乡
巩店镇
孙集镇
王市镇
孙庙乡
王人镇
中疃镇
展沟镇
胡集镇
大李集镇
马店孜镇
西潘楼镇
程家集镇
纪王场乡
永兴镇
汝集镇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发帖际遇
快捷导航
首页
BBS
利辛快讯
图说利辛
利辛招聘
利辛公益
最新
门户
利辛新闻
爆料
公益
出租
吃喝玩乐
求助
商家
求租
信息
利辛招聘
家装
业主
图说利辛
车友
广告
社区
利辛教育
维权
进城
婚嫁
心情
新农村
利辛乡镇
他乡
骑行
二手
亲子
提建议
利辛论坛
»
首页
›
利辛生活
›
利辛教育
›
通知!事关利辛2024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
广播台
自定义超链接
自定义超链接
自定义超链接
自定义超链接
自定义超链接
自定义超链接
安徽省青少年软式棒垒
亳州市委第二提级巡察
利辛:张吉明与吉井淳
2024年亳州药博会总体
2024年利辛中小学报名
返回列表
发帖
查看:
3500
|
回复:
0
通知!事关利辛2024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
[复制链接]
admin
admin
当前离线
积分
10005
发表于 2024-5-28 17: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亳州市教育局
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中小学
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局,市高新区分局,市直有关学校:
为切实规范招生入学行为,根据《2024年安徽省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方案》(皖教基〔2024〕7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皖教秘基〔2024〕67号)和《亳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4年全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通知》(教基〔2024〕14号)精神,结合实际,现就做好全市2024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明确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基本原则
(一)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义务教育实行以县区(含亳州高新区,下同)为主的管理体制,各县区负责本辖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实施及管理。亳州市第十九中学和亳州市第十八中学初中部招生入学工作根据义务教育属地管理原则分别纳入谯城区和亳州高新区统一管理。各县区要切实承担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管理责任,统筹公、民办学校招生入学工作,严格规范招生行为管理。
(二)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免试就近入学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适用于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下同)。各县区教育局和各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面谈、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不得招收特长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
实行“两个一致”优先保障原则,即凡适龄儿童少年户籍与法定监护人户籍一致、适龄儿童少年户籍地址与法定监护人的房产证地址一致的,优先保障就近入学。各县区教育局要根据适龄儿童少年摸底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班额规定、交通状况等因素,以街道、路段、门牌号、居住小区、村组等构成要件,按照确保公平和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本地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划分方案,确保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学区划定后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的,由各县区教育局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进行审慎论证,并报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实施,提前向社会公布,同时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确保社会稳定。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免试、划片、就近入学的要求,按照本地教育行政部门划定的学区招收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不得违规招收学区外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乡镇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县域内确定招生范围。
(三)坚持依法依规原则。各县区要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确需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各县区要切实履行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法定职责,发挥联控联保工作机制作用,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排查并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社会培训机构等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行为。义务教育学校严禁以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特色班等形式进行招生,严禁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双语班”等名义招生,严禁有偿招生。各县区要完善集团化办学机制,加强城乡义务教育集团化学校建设,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要认真落实皖北扩容工程目标任务,积极推进长三角教育交流合作。
(四)坚持均衡分班原则。起始年级全面落实均衡分班要求,不得通过考试分班,不得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和非重点班;非起始年级不得以升学为目的重新组建加强班、尖子班、升学班等。
二、规范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
(一)实行网上报名招生。继续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网上报名审核免试入学。各县区要向社会公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网上报名系统登录方式、注意事项、开放时间、服务热线等,为学生及家长登录系统提供方便。各县区适龄儿童少年或法定监护人登录县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网上报名系统或省级入学登记服务系统(具体由县区结合实际确定),填写报名信息并选报志愿学校,经审核同意后,凭录取通知书报到入学。各县区教育局要抽调人员主动与当地数据资源管理部门(网上办事大厅)对接,结合本地实际,优化工作流程,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列出责任清单,确保7月26日前开通义务教育学校网上招生报名系统。
(二)规范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小学入学年龄原则上至2024年8月31日年满六周岁。在学校有空余学位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放宽,但需至2024年12月31日年满六周岁。对于放宽年龄招收的,必须公开规范办理。初中学校招生由各县区教育局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区域内小学毕业生报名。在外地就读要求回本县区就读初中的小学毕业生,由各县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统筹安排。
(三)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各县区要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管理,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应在审批地范围内招生。各县区要统筹考虑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合理下达招生计划,明确其具体招生范围、对象、办法等。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直接录取,剩余的招生计划由属地教育部门统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一律通过审批地县区教育局统一或认定的系统实施电脑摇号,邀请纪检监察机关现场监督或公证部门现场公证,学校不得自行选择性录取。未被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录取的,由县区教育局安排在原学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民办一贯制学校七年级招生可根据家长意愿,采取直升的方式确认录取,直升人数未达到或超过招生计划的,一律按上述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要求执行。
(四)规范报名信息采集。各县区要健全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登记制度,认真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要求,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提前明确、广泛宣传报名登记所需材料、报名时间和办理方式,通过“皖事通”上的“安徽省中小学入学登记服务”统一入口进行线上报名,推进区域内户籍、房产、社保等入学相关信息共享,逐步实现网上材料审核和录取,切实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全面清理取消学前教育经历、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年龄证明等无谓证明材料;预防接种证明不作为入学报名前置条件,可在开学后及时要求学生提供。可以采集学生基本信息、家庭住址及家长姓名、联系方式等必要信息,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信息采集工作应在招生入学时一次性采集,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
(五)保障特殊群体入学。依法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切实落实“一人一案”,保障能够接受普通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随班就读,为重度残疾学生提供规范、有效的送教服务。要保障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不断提高关爱服务水平。要认真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关于“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和有合法稳定就业、住所”等规定,全面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清理取消不合规的随迁子女入学证明材料及其时限要求,坚持以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学,对于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的,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安排在民办学校就读。随迁子女回户籍所在地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属地县区教育局应依法予以统筹安排。各县区教育局、市高新区分局要结合实际,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烈士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子女,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县区教育局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落实教育优待政策。
三、规范做好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工作
(一)统筹确定招生规模和计划。各县区教育局要落实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要求,依据国家、省有关办学标准,综合考虑实际生源、普通高中教育总体资源以及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等因素,科学编制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严格防止产生新的大校额、大班额。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普通高中学校要充分考虑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对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要求,结合各普通高中学校规模、办学条件以及上一年度毕业的班级人数,制定2024年秋季高一年级招生计划,填报《亳州市2024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申报情况表》(附件2),于5月28日前加盖公章报送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市直普通高中学校直接报送。
(二)明确招生范围。普通高中实行属地招生,地处县域的公办普通高中应在本县域内招生,市城区的公办普通高中在谯城区、亳州高新区内招生。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纳入所在地教育部门统一管理,招生范围与所在地公办普通高中保持一致,实现同步招生;生源不足的,可由市教育局在辖区内统筹调剂安排招生计划。
(三)规范特殊类型招生。普通高中特长生招生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考生自愿、择优录取和分校录取的原则,按照《亳州市2024年普通高中特长生招生实施办法》(附件3)执行。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招生名额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计划的5%,招生录取名单需通过门户网站或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布,于5月28日前加盖公章报送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市直普通高中学校直接报送。
(四)继续执行省示范高中指标分配政策。继续按照不低于当地省示范高中招生计划80%的比例切块定向分解到各初中学校(含民办初中学校)。省示范普通高中定向招生指标分配及录取按照《亳州市2024年省示范普通高中定向招生指标分配及录取办法》(附件4)执行。
(五)落实随迁子女考试招生政策。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录取的,与当地学生执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在外市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我市户籍学生,如返回我市参加普通高中招生录取,需到户籍所在地社会化报名点报名,并参加我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在普通高中招生录取中享受与我市就读考生同等政策待遇。
(六)严格规范招生行为。各普通高中学校(含民办普通高中学校)要严格按照统一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标准和方式同步招生。严禁以任何形式提前组织招生、免试招生、超计划招生、违规跨区域招生、“掐尖”招生;严禁学校间混合招生、招生后违规办理转学;严禁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以公办学校名义招揽生源;严禁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考试结果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免收学费、虚假宣传等方式争抢生源;严禁招收已被中等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严禁录取未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未达到考试所在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或未填报普通高中志愿的学生;严禁招收借读生、人籍分离、空挂学籍;严禁收取择校费、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赞助费以及跨学期收取学费;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七)严格控制政策加分。除以下加分政策外,其他政策性加分项目一律取消。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条件,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加分,不得重复加分。
1.《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规定的加分对象和标准;
2.烈士子女加分政策按有关规定执行;
3.台湾籍考生在其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
4.少数民族考生在其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
5.援疆和援藏人员子女考生在其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上增加10分投档;
6.军人子女考生、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考生、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考生加分政策按有关规定执行。
对于考生申请政策加分,初中学校和县区教育局必须认真履行审批程序,严格把关,并落实公示制度。凡符合政策性加分条件的考生,需将有关材料交毕业学校初审,由学校在校内公示享受加分政策的学生名单、项目和分值,公示无异议后,再将有效证明材料和《亳州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政策性加分登记表》(附件1)报县区教育局审核。县区教育局基教科(股)对学校上报的加分材料审核无误后,由具办责任人在复印件上签字。审核结果在县区教育局网站公示无异议后,于6月4日前将审查结果及考生的基本信息刻录成光盘上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和市招生考试中心,同时将加分统计表(签字盖章)及考生加分有关材料复印件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备查。过期不报,视为自动弃权。
四、有关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教育局要认真落实国家、省普通中小学招生工作有关要求,在本地中小学招生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积极稳妥推进招生工作。要对辖区内各中小学校学位供给和招生范围内学位需求情况进行摸排,对学位供给紧张的学校要及时预警,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化解措施。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2024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经本地中小学招生委员会审议报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实施,并同时报市教育局备案。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审批谁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执行好国家、省、市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政策,确保招生工作平稳有序。
(二)压实工作责任。各县区要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从根本上解决“择校热”“大班额”问题;依据辖区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合理规划中小学校布局,加快学校建设,保障足够学位供给,坚决避免新生起始年级产生新的“大班额”;要加强招生信息动态监控,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班额标准招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按照省教育厅学籍管理规定,如实在学籍系统中录入户籍所在地、家庭住址、是否随迁子女、是否留守儿童等相关信息,采用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为学生建立电子学籍档案,并于9月24日前完成2024年秋季新生信息采集录入审核。各县区要制定并落实控辍保学工作制度,层层压实责任,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
(三)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招生入学的“十项禁令”,严格执行《中共亳州市委教育工委 亳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秩序严肃招生纪律的通知》(亳教工委〔2022〕2号)和《亳州市教育局 亳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集中开展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行为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基〔2024〕16号)有关要求,畅通举报和申诉受理渠道、公布举报电话(0558—5556899),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各县区、各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招生信息,并设立招生咨询和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招生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平稳、有序。严禁向社会公布未经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备案的招生简章、招生广告和自主招生方案,严禁虚假宣传、欺骗学生和家长。在统一招生前,各县区要通过政务信息公开、宣传媒体、学校网站等方式向社会统一发布招生计划、招生时间、招生方式、收费标准等信息,便于学生和家长选择。要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要全面实行网上报名录取,保障招生入学工作规范有序。各县区要将中小学招生管理工作纳入办学质量评价和责任督学日常督导范围,教育督导部门要适时对招生入学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导。
(四)严惩违规行为。各县区要健全违规招生查处和责任追究机制,及时制止和纠正违规行为,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对违规招生的学校和属地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经办人员予以约谈,学校及个人均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对违规招生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是省级示范高中的,报省教育厅撤销其省级示范高中称号,两年内不得恢复,其他普通高中由市教育局给予处理并报省教育厅备案。民办学校不得拒收学生、不得变相迫使学生放弃入学和转学;对违规招生的学校,依法依规处理,违规行为及整改情况作为核定招生计划的重要依据,追回地方有关奖补资金;没有取得办学许可证的(含筹设期间)不得招生。对普通高中违规录取的考生,不予建立普通高中学籍,不予发放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对违规不按学生意愿(诱导、强迫、代填等)填报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志愿的学校,一经查实,立即取消该报名点资格,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三年内不得在该学校设立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志愿填报点。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将继续把规范中小学招生行为纳入对县区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对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市直学校、亳州高新区所属学校规范招生行为工作纳入年度效能考核。对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违规招生行为,列入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督办事项,责成所在地中小学招生委员会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
(五)广泛宣传引导。各县区教育局要与新闻宣传等有关部门(单位)通力合作,充分、深入、细致解读当地入学政策,确保学生和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应知、须知的招生政策内容。要督促各义务教育学校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长会等途径,告知学生和家长有关考试招生的政策。要通过当地新闻媒体积极做好招生入学政策的宣传,帮助群众了解、认识和理解招生入学工作。要积极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国家资助政策家喻户晓。
6月20日前,各县区教育局以正式文件上报2024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方案,8月26日前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招生任务。
附件:1.亳州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政策性加分登记表
2.亳州市2024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申报情况表
3.亳州市2024年普通高中特长生招生实施办法
4.亳州市2024年省示范普通高中定向招生指标分配及录取办法
亳州市教育局
2024年5月23日
来源:亳州市教育局
利辛
相关帖子
•
利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部分人员信息公示
•
利辛县召开网友座谈会
•
利辛马店湿地公园物业招聘
•
利辛县县级河长名单
•
利辛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公告
•
亳州:杜延安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
•
安徽省青少年软式棒垒球锦标赛,利辛学子载誉归来
•
利辛县2024年公开招聘编外高中教师面试公告
•
2024年利辛县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定岗位人员补录笔试成绩
•
利辛县大力发展河蟹生态养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热门推荐
安徽省青少年软式棒垒
亳州市委第二提级巡察
利辛:张吉明与吉井淳
2024年亳州药博会总体
•
=五粮液集团金六福酒业招募
•
电脑公司招维修技术员及学
•
2017·利辛论坛网感谢一路
•
利辛博锐特灯改
•
利辛专业办公设备芯片级维
•
利辛农村有种美味叫地蕨皮
利辛要闻
|
利辛贴吧
|
Archiver
|
手机版
|
小黑屋
|
利辛摄影
|
人在他乡
|
利辛新农村
|
房产信息
|
利辛教育
|
人才招聘
|
利辛广告
|
利辛乡镇
|
意见建议
|
Copyright © 2010-2024
利辛论坛
版权所有 客服QQ:350219687 举报热线:138-1040-3259 举报邮箱:bbslixin@126.com
皖ICP备17023346号-1
公安备案号:110114020121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